如何看待中国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?
传统文化在演化,有守成的一面,也有进取的一面。
文化有传承性,除非使用人口被屠戮殆尽,失去最低传播的基数,不然就没这么容易被抹掉,像犹太人这样千年失去祖国的族群,在流浪中还能够保留民族文化,除了文化的韧性,还在于有一定数量的使用人群。
有人担心在西式文化影响下,中国传统文化将挡不住,其实还真没这么容易被消失。西风东进已经很有些岁月了,仅仅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都有170多年,至今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还是很中国,西方的东西不经过中国化就上不了道。即便手机这种纯实用的工业品,硬件设计上没辙,你的APP也得符合中国审美。
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,或者说倔强性(坚韧),其他地球文化根本拿它没办法,论使用人口数、历史悠久性、文化价值性……传统文化要被消失、取代、同化,真的太难太难。
历史上南北朝、五代十国……中国多次面临亡族的危险,传统文化被异族踩在脚下呻吟,时人痛心“亡天下”……结果,传统文化还是挺过来,发展方向变曲折了,但是还是向前演化。
当然,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,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多形式上发生变化,然而内容层面上的变化却很有限,反而利用新技术让很多东西得到更广范围内的传播。
在西方文化最嚣张的岁月里,传统文化尚且能坚守,何况如今中华文明觉醒的时代,尽管它的软实力表现形式与以往不同。
不可否认,固步自封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,传统文化要获得发展,不仅要赢得中国的本土认同,又要彰显文化的世界影响力(随着中国复兴而增大)。
谢邀。
这个问题,我曾经偏激进,现在归于平静。
时代变化,有生,就有死。
我们可以极力去保护,尽人事。
可惜有些终究会成为博物馆的展品。
我的看法:保护,传承。官方重视,民间活跃,商业激励,人们响应。
中国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?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以新面貌回归才对呀!
中国文化不可能消失。就算文化破旧时,也在学论语、学道德经、学法家,也在说汉语、写汉字,也在用成语,用传统语句,甚至包括忠的概念的使用等。。。
而从民国到现在,也可以说从政治上到生活中都在转化或传承传统文化。
如政治上天下为公、起义、志士、共和、和谐、以德治国、天下一家等。
如生活中道德观念、修养观念、诚信观念、天理观念、良心观念、仁义观念、礼仪观念,等等。你会说某人的言行道德不道德吗?你会评价某人是否仁义吗?你在与人吵架时急了会说某人有没有良知吗?你会说某人有礼貌没礼貌吗?会的吧!那你生活中就都有传统文化观念。
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中华文化从上到下都在有意识地回归融入现代生活,甚至科技。如道教传播,书院、私熟的建立,孔子学院在世界的扩大规模,传统典籍的大量出版,文武学校的出现,以及传统文化入课堂,在领导人讲话中大量引用。
重要的是,中华传统科技有了现当代发展生新。如生态农业,中西医结合,翁文波预测,竺可桢天文研究,对称逻辑,太极粒子波,王澍建筑学思想,吴方法,等。
对于消失二字人们总是陷入一种莫名的茫然,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消失,只是时间问题。但传统文化消失了,中国人必然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新文化。这种变化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脱胎換骨式的。到那时,中国人会变得更聪明,更强大,更文明,更俱全球领导力。
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。
部分传统文化确实在消失,但是与此同时,也有部分打着传统文化的伪文化在开始兴起传播。
没有办法去评论,这两者是不是有关联?也没有办法肯定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?
有人说,新文化运动开始,就是对文化的摧残。也有人说,没有新文化运动,就是不会有那么多传统的糟粕被丢弃,不再冠以“文化”。
有人说,是某场浩劫毁掉了文化。确实那场动荡,和那些不安的岁月造就了文化的断层。
有人说是开放后,新思潮大量涌入,我们接受了太多新的东西,慢慢跪久了,站不起来了。
有人说,是互联网改变了这。大家越来越懒, 越来越无知,越来越失去自我思考的意识。甚至于放弃了自我的思考能力,才是传统文化消亡的原因。
听过那么多理由,我依然不知道是为什么?却可以肯定的是,很多传统的东西在消失,很多新的东西在融入。
又或许,传统文化没有消失,是换了一种方式成长。
临圣教序太单薄怎么办?
王羲之的字虽然硬瘦俊朗,但并不单薄。如果你临的《圣教序》比较单薄,原因一是笔法运用不当,二是临帖方法不当。
话说唐三藏从西土取经回来后,李世民龙颜大悦,亲自写了篇文章(更可能是手下人写好,他署了个名),让褚遂良抄了一遍,这便是《雁塔圣教序》。
这时怀仁出现了。我总认为他是个极聪明的人,他提出替太宗用书圣的字集成《圣教序》。
表面看,这是个拍马屁的举动,但我认为他这是为自己找了个翻看王羲之真迹的绝佳理由。
那时,李世民收集了1500多件王羲之作品,藏入深宫,普通人哪有机会看到。可聪明的怀仁却以集字的理由,冠冕堂皇地学习原迹25年。
但是,《圣教序》确实精选了王羲之的经典范字,是一本学习王羲之行书的“王字字典”。
1、字形不可太大
上面提到临帖方法,其中包括字形临写的大小。
颜真卿的字既可放大临,也可缩小临,因为他的字本就厚重、粗壮。
但王羲之的字尤其是其小行草,以硬瘦著称,不易放得过大,否则纤细就被放大成弱点了。
友问:临(圣教序)书帖单薄的问题。建议结合其它法帖同时练习。圣教序书法帖是行书形式,可以结合赵孟頫,米芾或者更多的古代书法家法帖,再纳入个人的气质和笔触,这样一来,你的书法自然完美多了。也不存在单薄贫乏的困窘了,可以试试。
临《圣教序》单薄,可临临《张迁碑》、《礼器碑》等古碑帖,其实理解通“白鹅搏清水"用笔助力之道理,即可解决线质单薄的笔墨现象。再者,打通书写的气血,也是解决线质单薄的一项办法和措施。
临习圣教序的难点就在于:《圣教序》是怀仁集王羲之单字而成。因此,字与字之间缺少气的贯通,整篇章法的气势略显匠气和单薄。
临帖时即要忠于原作,更要把握其单字之间承接和牵丝连带的关系,可将临《兰亭序》的笔法适当嫁接到此帖的临习之中。
意临时对原帖用墨厚重,牵丝连带较多,字型略小的字,适当加以强调,如此形成字型大小参差,墨色深浅变化,动静结合的章法,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。
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
以下是我用小楷临圣教序的习作,请您和书友们指教。
北宋范仲淹最早提出“颜筋柳骨”的书法评论。颜: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;柳: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。筋——又称为颜肉,柳骨,其实是指颜体书法丰满,端正,柳书笔画清晰,有骨感。
用以上书法评论对照“临圣教序太单薄”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。但“秀美”是王羲之的书法风格,不要误解成“单薄”。相比之下,圣教序骨感有余,肉感不足,如果能兼临一下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等,把两种风格柔和一下,也许能消除这种现象。
(免责声明:图片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)
标签: 王澍作品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