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官服上有哪些纹饰?
历史上,我国改朝换代都要“改正朔,易服饰”。服饰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,具有极深的内涵。服饰上的纹饰图案长久以来成为历代统治者定贵贱、别亲疏、严内外的标志。今天我们常见到的明清之际的官服前胸后后背都绣有鸟兽纹的图案,也叫“补子”,补子划分非常详细,堪比当代的勋章。
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,官服上绣有不同的纹饰来区分职位和地位的高低最早始于唐朝,定制于明清。明洪武二十四年,补子制度被确定下来,公、侯、伯、驸马等绣麒麟、白泽,武官绣兽,文官绣禽鸟。文官一品绣仙鹤、二品绣锦鸡、三品纹孔雀、四品纹云雁、五品纹白鹇、六品纹鹭鸶。武官一、二品纹狮子、三、四品纹虎豹、五品纹熊罴。官服的补子所选的鸟兽图案多为中华文化中有祥瑞寓意的动物,文官飞禽图案形象优美,武官的走兽图案气势威猛,彰显出文武官员的气度和威仪。
到了清代,在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。文官一品为仙鹤、二品为锦鸡、三品为孔雀、四品为雪雁、五品为白鹇、六品为鹭鸶、七品为紫鸳鸯、八品为鹌鹑、九品为练雀、未入流的为黄鹂。将武一品用麒麟补、二品为狮子、三品用豹,四品用虎、五品为熊、六品为彪、七品为犀牛、八品也是犀牛、九品为海马、未入流的为獬豸。皇帝、皇子、宗室亲贵的补服皆用圆形,其余为方形。
官服上的纹饰除“补子”外,还绣“十二章纹”,即十二种图案。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、藻、火、粉米、宗彝、黼、黻。官服上绣“十二章纹”图案被称作“章服”。只有帝王和皇帝的服饰可以采用“十二章”纹样,王公大臣级别的官员不能使用或按级别的差异递减。十二章纹的内涵丰富,把君临天下、皇权天授、天下一统、四方咸服的神权理念与儒家的政治观念、礼仪思想及服饰的审美融为一体,使十二章纹这一代表权力的特殊符号具有了更多深邃威仪的含义。
明初朱元璋时期开始将皇帝和太子的专用服装称为“龙袍”,“龙袍”上绣有九条龙,明清一样。前后身各三条,左右肩各一条,襟里一条。“十二章纹”分别列于前后襟团龙两侧。
汉纹是什么?
所谓“汉纹”当非特指汉代纹样,而与“汉学”类似,是一种对中国早期纹样的称谓。
至于汉纹盛行的原因,当与清代持久而深入的复古潮流有关。
在与装饰纹样关系最为密切的金石学领域中,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往往成为“汉学家”关注的重点。由此而来的搜集古物、考据年代的风习也为上古青铜纹样的复兴奠定了基础。
这种迥异于曲线纹样的造型很可能就是“汉纹”发展的根本。汉代虽然也有接近汉纹的图案,但在造型上基本属于先秦青铜纹样的延续,且普及程度远不能与同期盛行的云气纹相比。
汉代陶器纹饰种类?
汉代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,砂质灰陶比较少,并有一些红陶与黑皮陶.汉代烧陶工艺吸取了原始陶瓷器表着釉的经验,又创烧了以铜为呈色剂的低温铅釉陶器,为我国后来各种不同颜色低温铅釉陶器的发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汉代随葬陶器数量与品种都超过以往各代的陶器,除实用器外,绝大部分均属仿商周青铜器和漆烧制的,有灰陶,红陶,铅釉陶,和硬陶等.器表多装饰宽窄弦纹,划纹.印纹,绳纹与彩绘, 划纹中可分为斜方格纹,断线纹,连环纹,栉齿纹,点纹,鱼纹等。
印纹中有回纹,弧形纹,树纹,三角纹和铺首.熊形雕塑等.特别是陶壶的彩绘数量比较多,通常是在腹部先涂粉和墨底,再绘出青龙,白虎,朱雀,玄武为主体的"四神"形象,兼并绘云气纹,直线纹,曲折纹,锯齿纹,三角纹,交叉纹,圆点,弧纹,圆圈纹等各种几何图案纹饰,色彩绚丽美观,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这里要说一下,秦汉瓷器有陶器、原始瓷器和瓷器两类,其中,数量再多的是漆器,陶瓷中,泥质灰陶尤多。由于各地的原料和制作技术不同,故泥质灰陶碗碗也有成色、质地的区别。较好的器物烧制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,呈现出均匀稳定、质地坚实。日用器皿表每年以青铜器为典范。作品中不仅再现了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,而且,一些俑形神兼备,成为雕塑史上的不朽的杰作。
标签: 汉代纹饰